感谢大家观看,哈喽,大家新年好!我是罗罗,首先欢迎大家来到知情小酒馆,这是一档由有知有行出品的播客栏目。我们关注投资,更关注怎样更好地生活。这期节目是我们新年的第一期,聊些什么呢?在过去的三年疫情中,我们似乎都在面对同样的一个命题,那就是如何与不确定性相处。在新年之际,我们希望反过来思考,从最日常的、与每个人都密切相关,但又容易被忽视的话题入手,提升我们对生活的掌控感,提高我们的确定性。
所以,自然而然有一个话题浮出水面,非常适合我们聊一聊,那就是“五险一金”。我相信我们每个人对这四个字都非常熟悉,但如果突然问大家,这五险是哪些险,为什么五险和一金总是要分开说,估计很多朋友都不清楚。然而,五险一金实际上是对我们生活影响很大的一个制度。作为基本保障,我们首先要搞清楚这到底是什么,然后才能好好利用自己的社会权益。因此,关于“五险一金”,我们将会制作一个类似于之前养老话题的系列内容。今天是我们的第一期,请来了一位重磅嘉宾来为我们开个好头,宾客是房老师,房连权教授。
房老师先跟大家打个招呼。各位听众好,我是房连权,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要做社会保障相关的研究工作。您是社会保障领域的专家,所以今天请您来,我有点“大权小用”的感觉,希望您能和我们聊聊这一话题。这期节目主要是全面系统地讲清楚“五险一金”是什么。我们不妨从最简单的问题入手:五险一金分别是什么?这个问题当我真的被问到时,我还愣了一下,只能列出四险,漏掉了一些。所以,我们就从这个问题开始。
“五险一金”主要是指我国自90年代以来建立的各项社会保险。这五险分别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而一金就是公积金。您刚提到这个无险一金的制度是从90年代开始的,能否展开讲讲这个制度的诞生背景?这实际上涉及我国社会保障的基本历史。我是70年代出生的,大家都知道,我国经济的发展历程,从计划经济到90年代市场经济的转变。计划经济时代,我们的父辈们是在国有企业和集体经济为主的环境中成长的,那时的社会保障都是由国家和企业负责。比如,在一个大型国企中,由企业来办医疗和社会保障,职工退休后,企业会给发放退休金。
但是,随着90年代市场经济的产生,各种经济成分逐渐多样化,国有企业逐渐减少,有一些解体了,私企和外资企业逐步增多。这时很多小企业出现了,这些小企业是无法单独为员工提供社保保障的。想象一下,对于只有一两个人的小企业来说,如何为员工发放退休金等福利?更何况,员工的流动性很大,今天在这个企业,明年可能就去另一个企业了,原来的国家分配体制和就业模式都不再适用了,因此此时社会保障体制也需要发生转变。我们开始观察其他国家社会保险的经验。例如,德国在19世纪90年代就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保险制度,所有工作的人都会缴纳费用,形成资金池,用于支付退休金和医疗保险等。
从90年代开始,我国决心学习这种社会保险模式,91年起国家陆续出台文件,旨在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社会保险体系。当时也发生了许多国有企业改革的情况,包括金融危机和许多下岗职工的问题。那些国有企业退休职工的问题,原本是企业负责,现在则需要在社会保障体制中得到解决。随着“五险”的建立,最初主要覆盖国有企业人员,但2000年之后,逐步拓展到集体企业、个体户、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使得社会保险有了更全面的发展。
从2000年到2020年,五险一金的覆盖面不断扩大,每年都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现在已经实现了基本全体覆盖,几乎每个人都能享受国家的社会保障。
符合条件的人员至少都加入了社会保险,这体现了制度的全面覆盖。接下来,可以谈谈其具体的划分类型。不同身份和不同就业类型的人员,所享受的社会保险可能会有所不同。首先,刚才提到的城镇职工,这部分人员是享受无险移金的。无险移金主要针对在城市有就业的人员,包括企业职工、机关事业单位的员工,以及个体户和灵活就业者,他们以个体身份自愿参加保险。
在城市的社会保险体系中,另一个重要群体是城乡居民,尤其是广大的农村地区。这部分居民的社会保险制度与城镇有所区别,他们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这两项保险的保障范围相对较窄,未包括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因此,他们主要享有的保障是两险一金,其中的两险是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在无险的范围内,这两项保险的覆盖面非常广。去年,城镇的养老保险覆盖人数达到4.8亿,医疗保险也超过了4亿。而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覆盖人数更是达到了5.3亿,医疗保险则有10亿之多。这么多城乡居民之所以能够覆盖到这么大的人口,是因为实现了全民覆盖,保障了老年人和儿童的基本医疗和养老需求。
关于“五险一金”这一说法,之所以将五险和一金分开,是因为它们的性质不同。五险主要是保险性质的保障,承担一定的风险分担功能。比如养老保险,年轻一代的缴纳费用主要是用来保障老年一代的生活,而等到这一代人退休时又是下一代在承担这份责任。医疗保险的运行机制也类似,实际上它是一种社会再分配的机制,通过强制性参保,将资金从未生病的职工转向那些有医疗需求的职工。因此,社会保险的性质是以共同体的形式存在,具有再分配和公平性的特征。这是国家强制实施的制度安排,确保每位公民都能享受基本的社会保障。
而住房公积金的性质则有所不同,它是为了帮助大家购房而设立的。与商业贷款相比,公积金贷款的利率相对较低,这使得许多需要购房的人可以通过公积金贷款来减轻购房压力。一般来说,商业贷款的利率在5%左右,而公积金贷款可能只有3%左右。公积金的主要用途是购房,但其灵活性使得在装修或维修时也可以分次提取使用。因此,公积金实际上是一个个人储蓄账户,企业与员工通常各自缴纳一半。与基本社会保险金不同的是,个人缴纳的公积金是直接存在个人账户中,不会被用于再分配。
总体来看,五险一金在管理层面上确实由不同部门负责。医疗保险由国家医保局管理,而生育保险则与医疗保险合并,由此形成的管理体系旨在提高效率。其他的三险则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管理,而住房公积金则是在建设部门的体系内。这意味着,尽管五险一金在概念上关联紧密,但在执行和管理上,它们是各自独立的,体现了不同的保障功能。
在当今社会,五险一金的缴纳方式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最初,保险的缴纳几乎是由国有企业完全负责,职工只需安心工作。而在五险一金体制建立之后,个人与企业都需共同缴纳。具体而言,企业会根据职工的收入计算社保基数,按照规定从工资中扣除相应的费用。例如,企业需要为职工的养老保险缴纳16%的费用,而职工个人则需承担8%。这一系列制度安排,旨在实现更公平的社会保障,为广大劳动者提供更好的生活保障。
这段文字主要讨论了中国的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缴纳问题。先说养老保险,企业为员工缴纳的比例是个人的两倍,具体来说,企业缴纳16%,个人缴纳8%,两者加起来总共为24%。同时,医疗保险各地的缴纳比例有所不同,通常企业缴纳8%,个人缴纳2%。而失业保险原本为2%,现在普遍降低到1%。企业和个人均需缴纳失业保险,当前费率大约为工资的1%,其中企业缴纳0.8%,个人缴纳0.2%。
接下来,提到生育保险与医疗保险的合并,以及工伤保险的收费则根据行业的不同而异,高风险行业的费率相对较高,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