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在清晨醒来,忘了怎么入睡,打开几个社交软件浏览几遍。为什么我总是害怕空白的感觉呢?只要一停下来,就不得不面对自己的内心。欢迎来到本周的小高的岛,已经快一个月没有更新了。这一个月,我思考了很多关于内容创作的主题,因此今天这一期是在我经过深思熟虑后重新准备的。 我想和大家聊一个话题:做自媒体真的是当下年轻人最好的选择吗?之所以会想要制作这样一期内容,和我最近的个人困惑息息相关。从2016年开始做公众号,到明年2026年,我就整整做了十年的自媒体工作。所以我觉得自己似乎有资格来谈谈这个话题。
进入第九年的这个阶段,我开始感到一丝迷茫。或许有些朋友会觉得,九年了你才开始迷茫。但我认为,无论工作还是人生,任何一个阶段都会有迷茫的时刻。并不是九年才会有两三年的周期。在这九年里,我经历了从做公众号到播客再到如今尝试视频的过程,正如我感受到的,人总会在某个阶段感到厌倦或平静,会思考是否还能继续在原有的道路上前行。因此,我开始反思自己做的事情,尤其是当我在一些平台,比如小红书,看到大家对当前时代是否适合做自媒体的热议时,这个话题就愈发引起了我的注意。
上周,我和一位最近也开始做自媒体的朋友进行了一次交流,他在小红书上运营账号。我们探讨了这个话题,他计划在他的账号做一个相关视频。因而,我被邀请讨论此事,其实也是根据他的提纲进行的。当他问我一些问题时,才让我意识到在进行这次采访之前,我并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些问题。而今天在这一期播客里,我会提出一个更完整的思路和提纲,系统梳理我对这个话题的看法。首先我关注到的一个现象是,各大平台充斥着各种教人起号的内容,尤其是在小红书上,这类内容尤其多。当我一打开页面,满眼都是“年轻人一定要做自媒体,每个年轻人都该尝试”的信息,而我不禁感到困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趋势?这似乎带有一种强烈的命令感,仿佛某些长辈会告诉你到这个年纪就得结婚、买房,而自媒体的选择,现在却变成了一种必须。我有些不能理解这一点。
大韭菜这个词虽然有些难听,但事实就是如此。去年回家的时候,我遇到了一位亲戚长辈,他24小时都在不停地看手机。后来我发现他看的内容是某个成功学老师的直播,主播教大家如何获得成功。他在直播间展示数据,声称自己在短时间内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并鼓励听众给他刷礼物或购买他的课程,声称能告诉他们如何达到同样的成功。我当时就觉得这太不靠谱了。虽然我们从事的行业不同,但我知道这些事情并不是如此简单。
就像早期做公众号时,某些账号内容质量欠佳却可以通过付费买到阅读量一样。这些账号成了商机的代表。在视频平台上,这种骗局也是如此。主播通过刷礼物和销售课程,利用技术手段制造出成功的数据。当你在直播间看到了这些数据,便会被误导以为他教的方法是正确的。然而,这种状态并不会持续太久,直播间很快就会回到冷清的状态。当你向他寻求帮助时,他可能会告诉你哪里出错了,但这些原本的课程并不能解决你的问题,反而需要购买下一个阶段的课程。作为同行,我试图和我的亲戚分享这些,但他并不相信,最终我也只能选择沉默。直到今年我注意到他不再做这件事了,或许是意识到了问题,或者是交了“学费”吧。
我并不是想泼冷水,告诉大家不要去做自媒体,而是想分享一下我在这一行业多年的经验。首先,你需要判断自己是否是一个特别的人。这个“特别”可以体现在有趣、聪明或某种独特技能上。例如,当我在观看自媒体账号时,会发现那些能吸引我的账号有些是搞笑的,能够触发我快乐感;有些人则很聪明,即使在日常生活的分享中,他们的表现让我钦佩或感到启发。如果你身上有这样的特点,那你就具备了一些基础的才能。然而,如果你觉得自己在这些方面都不突出,那么就需要考虑自己还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能够吸引别人关注。
这是一个基本的门槛。如果一个人没有以上的特点,为什么会有人关注他的账号呢?接下来,能否给别人带来独特体验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有些账号的博主可能非常有钱,大家对有钱人的生活有一种向往。很多人做自媒体的最终目标,是希望通过这一平台获取财富,以便体验更富裕的生活。有些人其实并不需要通过自媒体来实现这一点,因为他们已经过上了那种生活,他们开设账号的目的是为了炫耀。在如今的环境下,这类账号往往容易被封禁,但我们用户的诉求仍然存在,窥探有钱人的生活也满足了我们的一种好奇心。
此外,作为普通人,如果经历的是独特的时期,也能够通过分享带给别人一种与众不同的体验。例如,近几年来备受关注的节目《再见爱人》,就是展示伴侣在感情生活中经历的种种。这类节目使观众能够感受到不同的情感故事和人生体验,进而引发共鸣。这样的分享不仅有趣,还能让人思考,是什么人能在自媒体时代脱颖而出。
在特殊的时期,许多人通过展示个人经历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这不仅让他们反思自己的生活,也满足了人们对他人生活的好奇心和谈论欲望。尽管这种趋势有时被视为“八卦”,但它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人类本能。如果一个人在生活中经历了感情的起伏,或者面临职业挑战,比如在大公司被开除,这些都是可以分享的内容。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被开除”似乎变得更加常见。因此,我们可以将这些经历称之为“低潮期”。无论是正在创业的人,还是在夜市摆摊的小老板,观众都渴望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这些独特的经历都是个人故事宝盒中珍贵的宝物。
与此同时,陪伴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我自己常使用社交媒体,尤其是在午餐时间,选择观看一些探店博主的视频。在那种情况下,我虽然可以享受自己的饭菜,但看到博主们品尝我幻想中想要的食物,也让我感到陪伴和满足。若你能够为他人带来这样的陪伴体验,便是值得尝试的方向。另外,观众在你的频道中所花费的时间感到有价值同样重要。这包括学习类视频、技能提升或心理情绪管理的信息。短视频由于其简短的特性,观众会希望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有用的知识或启发。因此,持续让观众感受到内容的实用性,才是留住他们的关键。
最后,如果你在某个领域内有专业知识,或者正在学习新技能,这些生活经历都能给他人启发。如果你发现自己的经历,对观众有所帮助,便可以围绕这些内容进行创作。虽然很多人将“自媒体”的操作视为某种密码,其实这更像是个人思考与总结的结果。如果你是一个独立创作者,以个人为主的账号,就必须考虑到孤独感的问题。很多账号到后期面临难以持续更新的挑战,尤其是拍摄个人生活类内容时。这种方式很可能让创作者逐渐感到孤立,而失去动力。如今流行的“老鼠人”类型视频,虽然短期内可能会吸引观众,但长期而言,缺乏成长和进步的故事,注定不会留住观众的关注。
因此,能否忍受寂寞和孤独,成为持续输出内容的必要条件。作为一名创作者,如果你能够不断保持内容的输出,尽管短期内可能会有困难,但很快你也会发现这种生活方式的局限性。早些年,我坚持写公众文章,其实这并不是一个人能够轻松承担的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持续输出,我会发现自己的创造力逐渐枯竭,对内容的热情也在下降。因此,创作者需要在追求内容的同时,注意调适自己的状态,避免因内容输出而感到疲惫。
这两年我更新小高达岛的速度慢了,主要是因为我还在同时经营另一个博客——高贵FM。那个博客是每周都在更新的,因此对于我来说,同时兼顾两个账号,并且保持内容的稳定性,这确实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我决定稍微降低小高达岛的更新频率。这并不是说降低质量,我会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