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光临三太馆。我是主办丁丁,大家好,我是王总柜。这周我真的要给大家带来一期干货,因为在上周的会员节目里,我提到了我这周要去香港办港卡,也就是香港的银行卡。本来觉得这个话题比较小众,没想到听众的反馈非常热烈,很多人留言表示期待这期节目。所以,我决定把这期节目从会员节目转为公开节目,分享我亲身经历的港卡攻略。我不知道掌柜对这个话题是否感兴趣,但这绝对是一期干货满满的节目。
一方面,我最近刚去香港办了银行卡,想听听你的一些最新分享;另一方面,我在2013年就有了香港账户,这几年也积累了一些实用的经验,包括买美股、港股以及如何将钱从中国内地转移等。这些经验非常有价值,可以作为两个有实战经验的参与者来分享一些技巧。现在我还是处于把卡办好的阶段,关于这张卡的使用经验,真的需要掌柜你来分享,因为你的经验非常丰富。很多听众在听了会员节目后表示没有港卡很着急,而我们的公开节目将满足大家的需求。
首先,我要强调一下,我真的只是港卡的小白。从决定办卡到现在办好,可能不到半个月,研究并不深入。而且,经过大量听众的反馈,我发现大家的经历也各有不同。所以这期节目内容收集了我和听众的一些亲身经历,不一定完全准确,但好在都是我们亲身感受到的,因此也能起到现身说法的作用。很多人问我为什么突然想到办港卡。春节后,初八上班时,我们单位搞了一次聚餐,大家闲聊起来,提到国内银行的理财和定存利息太低,大额存单一年才1.65%,实在是非常低。我的一位同事提到,他每年往自己香港的汇丰账户存2万美元,收益稳定,能达到6%。大家都很惊讶,觉得这样的收益太高了!还有另一位同事当场就展示了他在招商永隆的卡,存了一笔钱后,几天就有800多美元的收益,这个收益真是让人心动。
后来我才知道,其实很多人都在办理港卡,并且很多港卡群体,虽然我十多年前就办卡了,没有在这样的圈子里。所以,我最开始以为办港卡是小众,结果发现实际上并不是。许多听众联系我,询问我在哪个港卡群,我只好坦白说不知道,因为我基本上是“单干”,主要在网络和AI中寻找资料。然而幸运的是,在我去香港之前,就收到了很多听众分享的宝贵经验,给我上了好几堂课。这些信息让我对港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了解到,为什么我们要办理港卡,其实是因为它的收益相对较高。近年来,人民币的定存和理财收益逐渐降低,比如大额存单和理财产品的收益徘徊在2%到3%之间,而港卡则提供了更高的美金收益。比如说美元定存,风险几乎为零的情况下,利率可达到3.9%至4.33%。低风险理财产品像“活钱宝”这样的,收益也都在5%至7%之间,即便存港币,其收益也远高于人民币定存。因此,港卡显然让我们可以享受到更高的收益,但风险低的情况下还有更多的投资选择,比如可以买美股、港股、比特币,以及香港的保险等。
掌柜,你的办卡经历是怎样的?我想很多人对此都很感兴趣。其实大家办理港卡都有各自的动机,像我就是因为看到同事们的理财收益情况,所以后续想追求更高收益的理财产品。
第二类需求是跨境贸易,特别是有海外收入的外贸企业,使用香港的账户接收美金和港币会更为方便。第三类需求是在于炒美股和港股,因此他们需要办理香港的银行卡,以便更顺畅地对接海外券商。此外,还有一些小企业主希望转移个人资产,他们的资产已经达到一定规模,考虑到人身安全及财产风险,他们不愿意将所有的财产集中在一个地方,因此选择将部分财富转移到离岸账户进行保存。而还有一类则是隐藏财产的需求,主要是因为离岸账户的法律与中国内地的离婚风险等问题相关,他们希望通过这些手段给自己多一层保障。总而言之,选择离岸账户的动机多种多样,我们并不是要传达某种不良导向,而是完全在合法框架下进行私人交流。
让我想起一个细节,在中国大陆的银行,存款保险的最低额度为50万元,如果银行出现风险,50万元以内的存款是有保障的。而在香港,这一额度则是80万港币,确实存在些许差距。刚才丁丁提到我办理香港银行卡的情况,目前我手头办理了好几张。我第一张是招商银行香港一卡通,这项申请的门槛并不算高,但手续相对繁琐,需要进行激活账户和其它一些操作,还需安装计算机客户端,整个过程比较麻烦。丁丁应该是早期办理的第一批,而现在的招商银行香港一卡通门槛较高,我不知道丁丁是否了解。
关于当前的开户情况,很多港卡群里不太会推荐这个账户,因为其要求的个人资产核验高达800万。微信群里的信息也得记住一个原则:无利不起早。这些群体搭建微信交流群是为了获取收益,提供一些资讯和服务。有收益才会有人做这些事情。我后来在香港还办理了其他几张银行卡,包括一些虚拟银行卡,而对于汇丰银行的账户我在内地办理过,但因发现问题较多而注销了,也未再办理香港账户。因此,我对丁丁最近在香港的选择也很感兴趣。
我想普及一些常识,无论是港币还是美元,都属于外币。以美元转账为例,国内银行之间,如果我在招商银行和交通银行之间转美元,是无法通过网银进行的,必须选择向境外汇款。同一家银行的转账也是如此,只能通过柜台办理,并且会收取手续费。这就导致在国内我们只能通过柜台取现,再存入另一家银行的形式进行转账,因此,国内的美元转账流程较为复杂。但是,如果是从境外汇款回国内,额度是没有限制的。比如说我想从香港转回内地5万美元,虽然从香港转回也没有限额,但是若是想将这些美元转为人民币,依然是受限于5万的额度。
此外,向境外汇款是需要支付手续费的,如果你有类似经历,就会知道包括电讯费、中转行费用等都包含在内。而根据我了解,目前向外汇款的手续费大约在250元左右。因此,许多人希望知道如何实现无损转账。实际上,确实有几种方式可以实现这一点。比如开通中银港卡,中国银行在香港和内地之间转账,如果是同名账户,将完全免费,没有任何费用,这是很多人选择中银的原因。只需通过中国银行手机银行APP选择跨境汇款,确保收款人与汇款人的姓名和证件号码一致,即可免除手续费。通常到账时间是24小时或2至3个工作日,这并不是实时到账的。不过,办理一些在香港和内地都有分行的外资银行的VIP卡也是一种无损汇款的方式。以汇丰银行为例,只要成为汇丰的卓越理财用户,向全球其它地区的同名账户进行转账便是免费的。
它的秒到账特点吸引了很多人,但这个服务有一定的门槛。如果想在国内办理一张卓越理财卡,那么该账户内至少需要存有50万元人民币。不过,一旦存入该金额,全球所有同名账户都会自动升级为卓越理财,确实是国际视野下较低的入门门槛。而且,这个账户是零手续费的。有些银行同名账户之间的转账可以减免费用,比如拥有招商银行国内银行卡的用户,再加上香港招商永隆银行卡,同名账户之间的转账能够免掉部分手续费,通常每次大约可以节省100元左右。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转账费用的问题。
在收益方面,由于我对市场了解不深,所以选择了稳健的投资方式,如定期存款和货币基金等风险极低的存款方式。招商永隆的美元收益比较高,比如美元活期理财利率为5.05%,而定存利率为4.33%。而且,招商永隆的APP界面非常友好,与国内的APP相似,让用户可以方便地查看各类理财产品和收益。而其他银行,特别是香港的银行,一般在未开通账户的情况下是无法查看这些信息的,操作体验与国内银行有很大的差异。此外,在香港的银行卡上,港币、人民币和美元各自有不同的账号,使用时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