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新一期的夏聊会。本期的主题是艺人公司。我们可以看到现场来了非常多的观众,大家应该对今天的四位嘉宾分享的故事感到好奇。他们是如何从朝九晚五的打工人,转变为艺人公司的老板,并且身兼多职呢?那我们先从嘉宾介绍开始,请每位嘉宾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名字以及所在的艺人公司。大家好,我叫思琪,目前是一名全职摄影师。大家好,我是露露,曹露露,我的艺人公司是职场教练。大家好,我是秦沁,我的艺人公司是教大家如何做艺人公司。大家好,我叫刘莲,我的公司英文名是 Special Event Rental,中文是租家具,主要做场地布置、婚礼和活动的安排。
那么我们先进入第一个问题,请请问你们之前上过班吗?是如何决定不再上班的呢?我之前确实上过班。2017年我移民来到美国,在此之前,我做了三年的行政工作。因为我是与家属一同移民,这种经历就像是将一棵树从花盆移植到土地上,过程相对艰难,身边没有家人、朋友或社会支持。这样的环境让我意识到,原本以为“上班”是唯一正经的事情,但在这里,许多事物都不稳定,所以不如尝试做些自己想做的事情。于是我决定开办自己的摄影工作室。在美国读研究生后,我进入一家游戏公司,经历了产品发行、项目管理等多个角色,但后来因重度抑郁与焦虑辞职了。
我于2017年从研究生毕业,之后在波士顿的一家教育公司工作了四年。工作一年后,我开始做副业,发展越来越好,最终决定将副业转变为创业。更具体地说,我在2017年开始工作,到了2018年6月成立了一个面向教育从业者的社群。因为我的教育背景和工作经历,这个社群逐渐发展。到了2020年,我发现自己在这个事业中获得的快乐和成就感远远超过了主业。不过,在2021年双减政策的影响下,我曾经的方向无法继续,但我现在的工作是教大家如何运营艺人公司,这一转变其实也是从当时的教育社群演变而来的。我的成长经历也充满了波折,小时候我11岁移民,一直以来都是妈妈眼中的好孩子。大学毕业后,我在保险行业做了六年的精算师,后来转型到产品经理,但这段经历让我感到枯燥无趣。于是,去年我决定收购这家公司,现在的我感到无比开心,仿佛又重新找回了自己的灵魂。
刚才我们简单了解了各位的经历,似乎都是出于主动或被动的原因,选择了不再从事主业。接下来,我们转入一个大家最关心的话题:你们是如何开始做自己的艺人公司的?我之前做了一些调查,发现人生中的转变往往出于三点:一是热爱,二是擅长,三是感觉重要。那么当你们辞去主业时,如何一下子找到了想做的事情呢?老实说,我并不是一下子找到的。这其实是一个漫长的旅程。比如我在美国时,会考虑是否转行编程,甚至参加过UX设计的培训。经过多次尝试,我最终选择了摄影,因为我发现自己对这一行业充满热情,且略有天赋。并不是因为面前有许多诱人的选择,而是通过不断探索后,才坚定了这个方向。
当我刚移民到美国时,遇到了语言障碍,没有朋友和社会关系。为了改善现状,我先上了语言课,到了第二年,有一门课程是关于小型创业的。老师要求我们制定一个商业计划书,而当时的我几乎一无所能,最后我写下了摄影这个选项。其实,从小我就喜欢摄影,但是真正学习摄影是在大学时购买了单反,相比于其他工作,我在这方面的热情和能力让我意识到这是我真正的道路。
他开始告诉我,开公司的步骤非常清晰,比如要做市场营销,选择如何找到你的目标客户,以及后续开公司所需申请的许可证和缴税事项。他从头到尾完整地介绍了在美国开一家自己的公司的过程,告诉我其实并没有那么难。课程结束后,我立刻去申请我的许可证,结果很快就下来了。至少在西雅图,有一个好处是,政府非常鼓励大家开办小型企业,提供许多免费的机构和咨询师,帮你了解你的业务属于哪个类别,以及需要申请什么样的执照和缴纳什么样的税。他们会一步步帮助你做好这些准备工作,所以我在课程结束时就已经顺利开业了。然而,现在回想起来,开业真的只是第一步,而如何开始进行摄影事业又是一个庞大的话题。结束时,我们可以分享一下那个免费的课程链接。
我感到尽管从小就喜欢摄影,但在美国之前我只是把它当作偶尔的爱好。在美国,由于主业消失了,我才开始深入探索这个副业。我认为其实这并不涉及主业与副业的区别,摄影从来不是我工作的方式,它更像是一种兴趣。我热爱摄影,恰好又有人需要我的服务,因此我们就顺利地结合在一起。之前在国内时,我把摄影当成兴趣,像大多数人一样,忙完工作后就买设备研究拍摄,拍家人、拍自己,乐在其中。然而在美国,选择变少的同时,也恰好打开了一扇新门,发现自己在摄影上表现不错,所以决定把它发展为主业。
稍作插入,思琪是我婚礼上的摄影师,他的工作让我印象深刻。他从未吝啬对客户的付出,在彩排期间全程陪伴,细化流程,以确保我们的婚礼完美无瑕。你对选择摄影的热情和用心让我受益匪浅。谢谢夸奖,可能是因为我本身的经验。我曾经当过新娘,所以更容易站在客户的角度思考,想要什么样的照片,如何参与其中。希望客户能拥有正式的合影和一些幽默的抓拍,让他们在大日子里留下一段美好的记忆。我希望从我的视角出发,了解客户想要的拍摄风格,以便提供准确的服务。
你提到的观点很到位,我在过去六七年的摄影过程中,认识到摄影不仅是我的生计,它更是一种与周围世界建立联系的工具。初期没有作品时,我需要通过抓拍朋友和邻居来建立自己的portfolio。在拍摄过程中,我与被摄者的情感共鸣令我印象深刻。我意识到摄影不只是赚钱的手段,它让我结识了朋友,形成了深厚的联系。尽管我们之间是雇佣关系,但这关系远比在传统工作中的雇佣更为亲密。收到你写的感谢卡,我将它贴在工作台上,时刻提醒自己,作为公司老板时,那些关心与尊重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我认为经营摄影公司,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摄影,更是对记录他人重要时刻的愿景的追求。我特别想回应的是,我现在所做的商业教育,始终坚持一个理念:商业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我们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商业手段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我们这些小而美的事业,追求的是真正的幸福感。哈佛大学有一项著名的研究,追踪一批人长达五十年,深入探讨人类的幸福感。
在探讨什么让人们感到幸福或不幸福时,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关系”。因此,我与思琦的观点产生了深刻共鸣:摄影只是一个媒介,更多的是通过摄影与他人建立美好的关系。这种关系本身滋养着我们,并且能够作为镜子,促进自我更深层次的成长。因此,我将继续分享我的经历,这其中包括多个发展阶段。
我在教育领域的第一阶段起步于建立同业和准从业者的社群,最初只是因为我在上学期间对结识他人、聆听他们的故事十分热爱。当时我在滨州大学,结识了许多来自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等教育学院的同学与校友。通过与他们的对话,我获得的收获与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不相上下。因此,在毕业后,我决定建立这样一个网络,不久之后它自然生长起来。到了2020年,因国内疫情的影响,在线教育行业迎来了迅猛发展,许多用户都来自顶尖教育科技公司,如新东方、好未来等。这让我意识到,这项事业可能能够支持我自己,因为最初我们仅是以公益性运营,但用户数量的增长以及顶尖企业与我们的合作让我看到创业的可能性。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2021年的双减政策,我刚辞职不久便遭遇了这一变故。尽管如此,我依然怀抱热情,开始探索转型的机会。经过几个月的深入了解,我们发现,用户的主要需求在于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