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暗送秋波》。我是节目主持人秋波,一名心理咨询师,和我一起的还有我的好朋友暗凤。我们今天有幸聚在一起,聊一个令我特别兴奋的话题。此时此刻,我的腿上还躺着一只小狗,真是太温馨了。狗狗的可爱模样让我心都要化了,这让我想起了看电影时的感受。某种程度上,它就像是一场心理咨询,让人感受到放松和治愈。不少人在线上评论中提到,看完电影走出电影院时,感觉如同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
大家可能已经猜到我们在聊的是一部最近广受欢迎的女性题材电影。我昨晚虽然工作繁忙,但在朋友的强烈推荐下,还是抽空突击观看了这部电影。在目前的场景中,狗狗陪伴着我们,我们享受着红酒,这一切都让人觉得如同剧中的角色相处般温暖。我觉得自己像是王铁梅,而我的朋友暗凤则是那位纯粹的“恋爱脑”小叶子。尽管我们各自有不同的个性,但友情的力量让我们找到了一种默契。
说到电影中的角色,我今天看到一个帖子,提到角色的MBTI类型,其中王铁梅被归为ENTJ,真是太准确了。她在电影中独自搬家、照顾孩子、面对困难毫不退缩,体现了一种强大的内心。虽然在现实生活中,我并不是那种勇于与流氓对抗的人,但我依然会在这些时候感到害怕。外面那些醉酒的人,常常让我担心自己会受到伤害,所以我会默默地骂一句,表示自己的不满。这样的时刻总会让我想起电影里王铁梅的勇敢,虽然我在实际生活中可能更为谨慎。
关于王铁梅这个角色,她总是在事业上不妥协,作为单亲妈妈展现出了一种自洽的心态。她在面对身份转变时,很快能够适应。在鼓励周围人的同时,她也把生活中对爱情的理解化为一种积极的态度,告诉人们即使事情没有做好,也要努力做出最好的自己。这一点让我感同身受,我认为这样的鼓励非常重要,能让我们在追梦的过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灵感和动力。但我作为ENTJ,有时候得失心会比较重,着重于结果,而不是过程中的收获。我觉得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
作为年长一辈的朋友,我想听听你的感受。你作为女性观众,看完电影后的感觉可能与我们年轻人有些不同。整体来看,我觉得这部电影的表现非常棒。当我独自在电影院观看时,现场只有七个人,绝大多数都是女性,只有一名男士。这种氛围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女性力量的团结。影片带给我们的视角很新颖,让我们意识到可以这样生活,尽管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经历了一些挑战,但整体上来说,我们是幸运的。
被允许可以这样活,但这种活法却没有名正言顺,你知道吗?有时候你需要不断给自己一些自我暗示:OK,你可以的。然而,看完这个剧后,你会觉得真的可以这样活、真的可以这样活。这完全是一个女性的视角,可能在古代,女性的身份都是男性的附属品,男性的“课前十分钟”有时会比女性多。但现在,爱情似乎变成了女性的“课间十分钟”,可以有也可以没有。我也可以在这段时间里拥有自己的空间。突然之间,传统意义上的定义不再束缚我,这让我长出一口气,真是畅快、通透的感觉。
这方面我们俩没有年龄代沟,你觉得我像这个年龄的人吗?我看完后也感同身受,觉得一切都可以被温柔和包容。其实我特别佩服这位导演,真的不夸张地说,在我心中,国产电影中最喜欢的就是《爱情神话》,而这部作品正是他导演的。就在这部电影出来之前,我在观看的过程中便坚信这部电影可能会超越《爱情神话》。如果真的超越了,那《爱情神话》在我心中的排名就要退居第二。我问过一位男士,他觉得《爱情神话》更好看,这可以理解。因为从一个男性的视角来看,这部电影中的所有男性角色几乎没有展现出主导性,反而显得有些怪异和脆弱。
这部电影更是以女性的视角拍摄,但并没有挑起男女对立的意思。它只是想表达,我们女性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生活,即使没有婚姻,好朋友也可以一起度过美好时光。即便没有爱情,我们依然可以享受生活中的快乐,追寻自我,不被传统定义。最后叶子与王铁梅的对话让我感触颇深。王铁梅认为作为母亲意味着她要做好一切,有优良的工作表现,并且要照顾好家人。叶子则告诉她,没有人规定女性只能是这样。那一瞬间,我感觉像是经历了一次心理咨询,意识到自己并不是非得遵循这样的生活方式。
王铁梅身上有许多中国母亲的影子,我们在职场上要求自己,经济上要能自立,同时还得兼顾家庭。我们都是优秀的“六边形战士”,我自己也是。可是,每一个角色我都不能允许自己有一丝失误。长期以来,我们被这种观念所束缚。在那一刻,我告诉自己也可以选择不那么苛求自己,感觉到了一丝放松。其实,内心的束缚并不来自别人,往往是自我的预设。
关于母亲与事业的权衡,我曾经有位朋友曾问我,孩子的成长很重要,不能因为追求事业耽误了孩子。但是我反问他:“你从哪里看到我耽误了孩子?”我知道自己无论多忙,都是照顾孩子的。我每天亲自做一日三餐,因为用心做饭是传递爱的一种方式。虽然在潜意识里,他提醒我不要因为事业而影响孩子的成长,但其实他所说的,这也是很多母亲的普遍认知。即便我的孩子成长得很好,也会有人质疑我:你看看,要是投入更多时间在孩子身上就好了。难道养孩子和经营家庭是我一个人的责任吗?当出现问题时,为什么总是责怪女性呢?
对啊,为什么所有的事情都要责怪女性呢?你看小叶后来跟他说的那段话,我觉得还是非常清醒的一段对话。我们完全可以选择不按照他们的规则去生活,因为谁在规定这个对错呢?对吧?谁又是裁判呢?我觉得这些疑问其实都非常重要。而从剧情发展来看,这些疑问也确实改变了王铁梅的态度,她似乎不再像以前那样铁板一块。我们说王甜甜的性格有些紧绷,她缺乏松弛感。这就不得不提到我喜欢的另一个角色——张凤霞,你今年看《我的阿勒台》了吗?我太喜欢这个角色了!天塌下来又能如何,天塌下来我也要喝酒。看完那天晚上,我跟朋友说,我可能最喜欢的国产剧就是《我的阿勒台》,现在的电影我觉得好东西很多,以前则是《爱情春花》。紧绷的状态实际上是因为我们被过多定义。我们太容易被无形的约束所限制。这些约束就像是对我的一种要求。
现在突然从这些角色中我们发现,哇,可以抛掉这些负担。你知道,中国女性太需要这种解放的理念了。因为我自己就有明显的这种感受,这种无意识的内化和自我要求让人很压抑。突然有一个电影告诉你,你可以不被定义,这些外部标准本身就是有问题的,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这部电影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像我以前做咨询时,咨询师总是问我,如果不这么做,会怎样?我发现我根本无法回答,因为内心的声音告诉我,其实不做也没什么。很多时候,我们从未真正考虑过不同的可能性。
你提到我的问题,这让我想起自己其实是一个对自我要求比较严格的人。总希望在事情上做到比较完美,虽然结果不一定完美,但过程中的努力是必要的。这种特质可能就是ENTJ性格的表现,而让我比较难以松弛对待一件事情。电影里的两个女性角色,王铁梅和小叶子,的确代表了中国女性的两类形态。王铁梅当之无愧地展现出一种力量,但她的紧绷感也让她承受了很多的压力。中国女性要么像王铁梅这样特别刚强,要么像小叶子一样讨好、依赖爱情。这个现象反映出了当前社会女性普遍面临的问题。然而,我似乎没有发现中间的平衡状态。
我之前提到的中间状态,实际上是说王铁梅再松弛一点,就会更好。小叶子和王铁梅的对话中,小叶子提到,为什么每件事都必须做好,你可以不那么严苛。王铁梅若能更放松,那就是女性成长的方向。许多女性在咨询中都憧憬着成为王铁梅,但实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