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那两年找工作时,我曾经最看不起那些为了五险一金而工作的人。然而,后来我在字节跳动拿到了五险一金,感觉特别香。当我刷医保卡时,看着余额,我暗想着,自己可以做两次整容手术了。那时我自己能力虽然不差,但却不明白为何走到了这一步。其实,很多人在意志力薄弱的时候应该好好锻炼一下肉体,不能让技巧来定义自己。因为在职场中,你可能被裁员,跳到另一个行业后可能就成为了香饽饽。
大家好,欢迎来到“不把天聊死”,这是青年媒体旗下的播客,我是仙草,我是阿车,我是佳飞。今天是佳飞第一次来我们的播客,欢迎她!现在天气很冷,嘿嘿!有些听友在看过我们的直播后,一直在播客群里@我,希望快点让佳飞来录播客。前阵子大家在群里聊到很想听我们聊一聊失业的主题。虽然我自己没有失业的经历,但今天特地邀请了两位有过失业经验的嘉宾,一起探讨如何缓解失业过渡期的焦虑。
谈到失业,确实有些话题值得分享。虽然失业过的人特别看重失业补贴、通告费等问题,我当年失业时幸运的是有家里的支持。可能这是我们两个最大的区别。我之前在某个公司确认辞职后,便没有告诉家里。了解一下两位的失业次数吧,我可能经历过四到五次失业。加菲,你的失业状态是主动辞职还是被解雇的呢?我有主动辞职,也有被裁的经历,甚至因为工作不顺利感到委屈而选择离开。我的失业经历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裸辞的状态。对于裸辞的定义,主要是没有找到下一份工作就辞职,这种情况下就算是裸辞。
最近,我在群里询问大家对失业话题的好奇点,立刻有人问到“无险易经”该如何处理。要知道,这可是个痛点。两位可以分享一下当时在无险易经方面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吗?我有个教训要分享。2018年,我本来打算在报社干到退休,结果想换个更大单位的工作,薪资待遇、年终奖已经谈好了,心里很满意,因此决定辞职。过年后回来,领导说不行,新入职的员工需要有学校的门槛。我当时已经工作了两年,依然被一刀切。尽管招我的领导很欣赏我,但最终还是没能进入那家公司。接到失业的电话时,我正在网吧打游戏,本想着年后可以有一个新的岗位,没想到却辜负了这个机会。离开后,我一方面觉得可以休息,另一方面却充满了焦虑,因为我失去了工作的目标。接到电话时,我的心情变得极其低落,甚至连玩游戏的心情都没有了。
再说五险一金这件事。让我悔恨的是,忘记续交社保。我和前东家的HR关系很好,她曾多次提醒我一定要续交社保。若不续交,就默认为中断,失去连续交五年社保的买房资格。在广州,若想买房,必须连续交够五年社保。如果中途断交,需在半年内补交。我当时完全忘记了这件事,直到半年前入职新公司后才意识到,已经超过了补交期限。虽然我最后没有在广州买房,但对于想在一线城市定居的朋友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失业,即使借钱,也得补上这笔社保费用。听说在淘宝上还可以找人代缴,这个方法合规,而代缴的费用根据地区不同,每月可能在几百元到两千多元不等。在北京可能要两千多,而在广州相对便宜,基本上一千多。如果因为个人原因无法续交,一定要尽量确保社保的连续性,否则将来会面临很多麻烦。这是一堂血泪教训。
北京有一个规定,如果你是被裁员的,并且在该地已经交满一年的社保,你便可以申请失业补助。这项失业补助的好处在于,不会算作社保的断交,同时每个月还会给你发放1200元的补助。此外,你还可以继续享受免费的医疗保险,直到找到下一份工作并恢复社保。这项政策实际上只有被裁员且在本地交满一年的五险一金的人才能申请。
我在大学时曾写过一篇文章,讨论我对为了五险一金而工作的人的看法,那时我对此颇有微词。后来,当我在字节跳动工作并享受到五险一金时,却感到非常满意,真的觉得人生得到了保障。因为五险一金实际上是公司和个人各承担一部分,类似于公积金,这也是一笔不小的资金。
很多人都希望成为公务员或进入公立学校,因为这些单位的公积金相对较高。举个简单的例子,我在报社工作了两三年,但我的公积金数字已经比许多同事高得多。不同的人对五险一金有不同的需求。在谈到医疗保险时,我向来不怎么用,甚至那张卡都丢了。去年我生病去看医生,遭遇了阑尾发炎,花了一千多块,刷医保卡时查看余额时,心中竟有些小期待,因为北京的医保金额是可以提取出来的,大家都在等到12个月满了去取出来。
说到失业时人们最焦虑的事情,经历了多次失业的我认为焦虑的内容并不相同。年轻时大学毕业后的两年,如果失业觉得心情放松,甚至可以拿家里的钱去旅游。但到了两年后,年龄增大,也开始感到压力,家人也提醒我不要再花他们的钱。朋友们都已经济独立,而我却依然在依赖家里的支持,这让我感到焦虑。尤其是25岁后,失业的担忧加重,不仅担心收入来源,也担心和朋友相处时的尴尬。很多公司对失业时间的要求非常严格,失业时间过长可能会影响求职。
有一位朋友面试百度某CEO的秘书时,要求有连续两年的稳定工作经验,这对我来说确实不容易。还有去英国读书的奖学金,要求两年的工作经验,这让我一度怀疑自己是否能够满足这些要求。其实在字节跳动我工作的时间是接近两年的,但仍算是不够稳定,不同阶段关注的焦虑点也不同,尤其是年龄越大,考虑的问题就会越多,比如收入和下一份工作的薪资谈判。
我身边不少人都经历过裁员,失业期间他们都很焦虑。我最长的一段失业时期大约是八个月,期间确实有尝试做一些副业,赚取的金额也就三四千元左右。比如在录制《奇葩说》时,也是我失业的阶段,但拍综艺节目时通常需要自掏腰包。关于我的失业经历,刚才提到的那段时间,它发生在报社,因工作调整,我被拒之门外,期间失业了两个月。两个月没有收入,唯一的收入可能就是为撰写文章而得的一点稿费,这收入勉强维持生活,但生活质量显然下降。
在这两个月里,我几乎处于怀疑自己的状态,觉得自己的能力不差,却为什么会遭遇这样的境遇。或许由于学校选择不佳,所以失业的情况让我感到无奈。我更要担心的是,下一份工作是否能胜任,除了以文字为主的工作,我心中充满了疑惑。那两个月给我的印象很深刻,尤其是在居住环境上,我住在广州越秀区的一栋老洋房。虽然房屋条件破旧,但生活依旧要继续。
因为旁边七点钟的小学会升国旗,并进行广播体操,因此把我吵醒。我的猫总是踩在我的胸口上,把我叫醒。为了省电,我可能在六点钟左右把空调关掉,心里想着不敢再花电费。随便看了一眼,发现猫的猫罐头也吃完了。可以想象那种情景:人已经失业了,连猫的罐头都吃不起了。虽然我还有存款,但当时感觉捉襟见肘,存款在一点点减少,我还得交房租、吃饭。实际上,我在报社工作的那两年并没有赚到很多钱,大部分收入都花在社保和医保上,剩下的可支配资金真的不多。当时我的存款好像只有一万块左右,真的不算多,但我却感到非常紧张,因为不知道下一份工作何时能找到,心理焦虑非常大。
每天我下楼吃家楼下一个类似快餐的小店,饭店的价格是12块钱,两份肉一份菜,感觉还挺不错。于是我每天都去吃,有一天,饭店老板问我要不要办卡,办卡后每顿只需10块钱。我心里想,如果办卡了,是不是意味着未来一年都在这里吃饭?这个问题让我开始反思。后面有段时间,我省钱省到偏执的地步,买了六种口味的泡面,每天一顿都是泡面。其实我并没有窮到那种地步,但我始终认为既然没有收入,就不应该花那么多钱,逼着自己省钱。在那段时间,我靠朋友接济,靠泡面度日。
这种偏执到了什么程度呢?当我找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