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沈亿飞,复旦大学社会学系的副教授。我的研究方向涵盖社会性别、家庭社会学、情感社会学以及青少年成长等领域。可以说,我已经在私人生活的研究上投入了20年。你好,我叫桑剑刚,做了16年的律师和7年的法官,现在是一名上海政法学院的副教授。我们也是结婚20年的夫妻,将共同主持这档由新世向光之来处出品的播客。在该节目中,我和桑老师将从男女的不同视角探讨当今爱情的问题,分析与亲密关系、婚姻、家庭以及社会性别相关的热点事件。同时,我们也会分享一些轻松的夫妻日常聊天。
在这个时代,许多人会疑惑,婚姻的意义何在?如果我选择不生孩子,为什么还要结婚?在社会学研究中,家庭依然是最重要的安全机制。当一对夫妇及其孩子组成家庭时,他们能够共同承担风险。如果不结婚,个人的保障仅仅依赖于父母。虽然我认为婚姻不是必需的,但亲密关系依然重要,人与人之间的紧密联系更是不可或缺。坦率地说,现代年轻人的观念相比20年前显得更为保守,思维框架也更多,尝试的勇气似乎减弱。然而,他们对情感的需求却比任何时代都要强烈。
在生活中,女性时常会遇到一些不合理的身体接触或言辞,这些经历可能令人不适。但重要的是,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自我风格,从而不把自己视为受害者。大家好,我是沈亿飞,今天的播客可能比较特殊,因为桑老师不在,我请来了我的好朋友童诚杰,来参加节目。他有一些非常有趣的想法,我们决定聊一聊,所以今天便有了这期串台节目。接下来,我们将讨论一些具体的内容,以及童诚杰的常规读者来信栏目,这对我们来说会是一个新鲜的尝试。如果大家对此感兴趣,欢迎给我们写信,我们会定期挑选来信进行回复。
其实我与沈老师的相识源于《再见爱人1》,而与他相聚、交流又让人感到亲切无比。在节目的录制过程中,我们很快便能进入彼此更深层次的话题。最近,《再见爱人2》的录制也已经开始,有不少朋友在询问我们是否还会参加。对于这一点,我也感到非常好奇,因为很多观众是在疫情期间才开始接触这样的人际关系节目。我认为《再见爱人》的第一季非常精彩,它的吸引力与一般偶像剧大相径庭,虽然它有其甜蜜的元素,但并不像典型的家庭伦理剧那样狗血。它呈现了真实的生活状态,参节的嘉宾也愿意展现自己真实的一面。
真实世界具有巨大的震撼力,对我来说,常常比小说中的情节更引人入胜。作为一个从事婚姻家庭研究的人,我发现日常生活的故事往往更加复杂和动人。真实本身就蕴含力量,并且具备治愈的特质。我们在生活中看到的人性,常常展现出温暖和治愈的一面,正是这种互相支持的力量使得关系能够持续发展。即便在互相看不惯的时候,人们依然会珍惜彼此的付出,想要保护对方,创造出更好的生活环境。对于婚姻的理解,尤其在经历长期相处并签订终身承诺之后,夫妻双方在潜意识中往往会担负起相互的责任。
这确实是一个进步,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到婚姻本身其实是一种责任机制。因为一旦结婚,就意味着正式做出了承诺。在经济上和法律上,结婚双方成为了一个共同体。如果一方出现意外,另一方是有责任去照顾对方的。在恋爱中,可以选择不管对方的情况,但在婚姻中,如果选择不管,就可能构成遗弃罪。因此,婚姻是一种非常正式的责任机制。此外,遗弃罪的概念也暗示了婚姻的严肃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的是生死与共。
很多人会问,为什么要如此麻烦?其实,很多时候,实际上你也会是需要别人照顾的人。未婚的人常常对我说,他们可以自生自灭,一旦到了那种状态,就算了。然而,真的处于那种境地时,能够如此洒脱的人并不多,大多数人只是口头上这样说。婚姻就如同一个正式的承诺机制,甚至可以看作一种责任共同体。在当今社会,我们也经常收到听众的来信,寻问“我是否应该结婚?”似乎不结婚更让人感到舒适、自在,毕竟现在有很多机制可以保障我的养老问题。那么,作为社会学的专家,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实际上,这几年也有一些批评的声音,有时会有人将婚姻描述得过于美好。虽然我依然认为婚姻中拥有非常美好的一面,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必须走进婚姻的殿堂。每一个个体都有自己的选择权,许多人会认为,不婚不育是一种保平安的方式,其实从社会学的研究来看,不婚不育和保平安并没有相关性。即使不婚不育,也不能保证一定能平安。在社会学的研究中,家庭才是承担风险的最后堡垒。家庭中的父母、子女和配偶构成了安全的保障,若不结婚,只有父母这一层保障。虽然社会上各种极端案例时有发生,比如家庭暴力等,但其实这些情况在整体比例上是相对较低的。
虽然他并没有那么确定,也不像以前那样自信,但相比起恋爱,他对婚姻的认知更为清晰。比如,谈恋爱的时候,如果我不告诉大家我在谈恋爱,其实是可以被接受的;但结婚一般会举行婚礼,隐婚在道德上是会受到质疑的。我们还会佩戴戒指,这其实是一种公开的承诺,旨在减少潜在的问题和麻烦。虽然这种承诺机制与过去相比,其力量有所降低,但从长远来看,依然具备其重要性。我认为,亲密关系本身就存在起伏波动的过程。
我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最近逐渐认识到彼此的进步。特别是在沈老师的引导下,尤其是KK与您单独聊天后,我们感觉到了变化。在第一季时,我们有机会进行过一次私密的对话,因为我希望嘉宾能有意识上的调整,而不希望这些内容被公开。事实上,这种私密对话对嘉宾来说非常有价值,比在节目上谈论问题要有效得多。复合之后,我们也讨论起了这个话题,KK询问我沈老师说了什么。我告诉他,沈老师认为我的想法是正确的,而KK则有些困惑,因为他感觉大家都在说问题在他身上。
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确实很难把握,如果我直接指出 KK的不足,他可能会觉得我在指责他,而不是在帮助他。因为我平常的表达方式非常认真,这让他觉得我在教育他。尽管我比他大一两岁,但他会反感这种感觉。我们之间的对话就曾经遇到过这样的困扰,尤其在参与到“令人心动的CP”的活动中时,我也发现了情感沟通的有效性。我们花了两年的时间来开发这种沟通方式。我觉得,这就像占卜一样,能让我们看到自己真实的情感世界。
为什么这个吵架也算秀恩爱呢?因为他们觉得在吵架的时候,彼此都能看到对方。我曾经问过,这算什么恩爱吗?但实际上,我们真正的恩爱往往无法在这个所谓的公共媒体上展示。有时候,他对你的支持,并不是说几句暖心的话或给你点钱,而是默默无言中知道他在你身边,这让你能安心地去做其他事情。最近,我和KK对此有些不同的看法。比如说,由于各自工作的原因,我们分开的时间比较多,好不容易见面,KK就问我,为什么你天天跟我说“想我”“想见我”,可我回来了后你却在旁边玩手机不理我。我告诉他,其实一个人玩手机和有个人陪你一起玩手机,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你在旁边,所以我才可以安心、更专注地去玩手机。
我并不是在狡辩,这其实反映了好朋友和亲密情侣之间的区别。小熊维尼里有句话说,朋友可以一起做一些事情,而好朋友可以一起“无所事事”。这其实是真正亲密关系的体现。有时候,尽管我们之间出现了很大问题,互相都很讨厌,但当你翻看过去的照片,还是能忆起某次旅程里我们曾经的幸福与快乐。这真是让人感动,人生常常会有这样的状况,我们舍不得那段快乐。有时候,我们会想着,或许我只要跨过这个问题,就能够重建新的快乐。因此,人类对亲密关系有着想象与期许,而不单单是关注当下。事实上,夫妻关系的复杂程度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