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众们好,今天总算没出问题,没出问题。上次我特意保留了一段内容,因为我觉得那段最精彩,听完之后其他部分也可以不听了。今天你看,前一段时间,严老把线搞上了,给配上了,今天徐老又自带水和干粮,真的是自带自带的,水和干粮都带了,但可惜的是,徐老并没有带来自己的水和干粮。今儿来录节目是高级水,什么水都不是普通的元气森林,是打钱的水。本期节目感谢徐老带来的元气森林气泡水,你要是聪明,赶紧打钱。如果我们俩来做代言也挺合适的,怎么说呢?“森林对话录,我们充满元气”,连这个都考虑到了,你可不能错过。
上次和阎老说闭麦之后,我们讨论到了新话题。当时我就提到了我们的新话题是什么,因为现在正值九月份,大学新生报道也刚结束。我们决定回顾一下自己的大学生活,讨论的主题是:“如果我重读一次大学,我会做哪些事情,哪些事情我就不再做。”如果我是现在的大学生,如何才能充分利用这四年。听到你的解析后,我觉得这个话题必须得邀请徐老来讨论,因为徐老是大学之王,也是AI之父,必须得请教一下。我的本科学校和你们的学校相比就不如你们了。
反正我早就说过了,我是洛阳师院的,孟老师也早就公告了。你知道我当年博士毕业的时候,曾去洛阳师院找过工作,这可是真事。徐老跟我说过,后来他选择了广西大学,放弃了洛阳师院,这可惜了。有点可惜,不过我听了之后觉得,只能如此。我们学校的外号就叫“喝水吃饭大学”,难怪从大学里学到的优良传统,尤其是喝水的优良传统,现在一直保留,沦为了学术蝗虫,学术水质确实不差。反正今天我还叫了两桶水过来,不是为你,而是万一你想喝水,做个准备。
接下来我们就打算分主题来讨论。现在的大学新生生活丰富多彩,比我们那时候要好多了。我们那时候真是比较枯燥。要不是你那样回顾过去,我们简单对比一下,那时候你们都玩什么。我们那时候可没有手机。反正你们的业余时间肯定没有他们丰富。因为我是00后,读大学的时候已经有手机了,我的人设又变了。对了,00后是不是我们仨在体育方面都不太行。
回想起来,我体育方面肯定是不行。我的同学、室友们都踢球,但我就参与不进去。高中的时候没有学,大学了感觉也凑不上。而我倒是利用这个机会,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学习上了。可惜的是,实际上没有学到多少。大一的时候,我和一帮次友做了一些不太好的事情,有时候晚上开卧谈会,聊得很晚,其实也没做什么特别的。因此,我觉得现在这个聊播客的感觉有点像大学的座谈会。
现在孟老师去接电话了,那我就先从座谈会聊起。徐老,你们当时在洛阳师院是六人间,我们是八人间,熄灯后大家都变得更加活跃,在黑暗中开始聊。说到能播的内容,你们主要聊什么?我们聊老师嘛,首先是老师的好坏。有些老师上课挺有趣的,有些老师跟女生走得很近,那时候我们很生气。我们当时也是聊老师,不过聊到的都是一些学习和学术界的八卦消息。
该怎么办呢?我感到很尴尬。现在,学生们已经活跃地在收拾书包了,有的同学甚至已经站起来了。我赶紧说:“你们坐下。”徐老师,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问题?经常有吧?面对这种情况很难处理,要么就干脆拖堂,反正把问题直接拖到下课后。拖堂其实很不好,学生们非常讨厌这种情况。他们不喜欢这样。如果我也遇到类似的情况,通常会告诉他们如何处理,比如做作业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如果实在不行,我会说:“你们先坐下,不能走。你们要是走了,我就没有办法了。”他们很快就能懂我的意思。
有时候,我会实话实说:“反正剩下这几十秒,我肯定不会让你们离开教室。如果有哪怕一个同学走出去了,那么这个就是我的问题。”可能大家会想,“没有一分钟吧?”不过,我对自己的要求是以秒计较的。即使只提前了一秒,我都会觉得触犯了良心,过意不去。所以,我就跟学生说:“我理解你们可能很着急,但如果这个时候你们出去,被其他人看到,可能下节课就不能再见到我了,这也是个问题。”我觉得以前的课堂可能没有这么严格,那时比较自由。老师们也是这样上课。
不过我自己有时会想,是否给老师太多自由反而不好?如果过于严格管理,老师可能会变得无趣,无法激发激情。反之,如果完全自由,又可能出现问题。这样看来,老师的良心是关键。如果没有监督,就要看老师自觉性了。后来我去柬埔寨交流,发现当地的老师其实真的很自由,甚至上课时接电话,也会对学生说:“你们自己看吧,我要先走了。”这种情况让学生们不太满意,但没办法,国家的教育环境就是这样。
接下来,我们好像又聊到老师的吐槽了。说到这个,我记得我们节目里其实不让讨论女生,因为我们设定的人设是与女性保持距离的角色,所以我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人设,尽量不要在这一集中崩塌。其实我觉得,如果一旦建立了人设,就难免要小心翼翼,随时考虑每句话是否符合设定。我在课堂上也有意无意打造一些人设,比如我在线上表现出有钱人的形象,而在课堂上则是抠门的形象,这也是我刻意为之的。
这样不仅能带给学生一些欢乐,也避免学生因为我炫富或卖弄学识而感到不快。毕竟,抠门的形象听起来很有趣,也能给课堂带来轻松的气氛。下次有学生可以做论文讨论教师人设,我觉得非常有趣。还有,我也在考虑做一位抠门的老师是否合适,大家可能觉得欢快,但也要保持底线。因为失德失范的事情是不能逾越的,但在这条底线里面,抠门的老师会让大家觉得轻松有趣。
这样一来,无论是我还是孟老师,因为教的学生群体相似,都会互相提到彼此,通过这些小玩笑,也让课堂气氛更加融洽。不过,我认为在一些小群体里开玩笑还是要注意,毕竟人多了,可能接受度就低,会引起误会。我们的铁粉们有时也会开玩笑,这也是一种互动吧。
姆巴佩最近为小红书做了一则广告,他提到发小红书的内容时不太精准,开了个关于我普通话的玩笑。他还问我是不是在北方待过,我回复说是的,虽然在北方待过,仍然没能逃过他的玩笑。不过这也没关系,我只能接受这个事实,就当是给铁粉们带来一些欢乐吧。我在二三本的课堂上也引用了他的例子,虽然效果和预期不一样,但总体来说,学生们都挺开心的。实际上,二三本的很多同学配合得很好,有些时候我在课堂上的感觉也特别不错,徐老师也是这样的。
说回来,我们好像有点跑题了,因为孟老师并不在这里,所以我们随意聊聊。孟老师刚才离开的时候,我们谈论了些内容,现在可以继续聊之前的话题。对了,前一段我们基本都跟重读大学无关,只是在聊课堂上的情况。这档节目就是这样的,我们可以随意地调整话题。比如我在二三本的课堂上时,会和学生们开一些孟老师的玩笑,孟老师也会在课堂上拿我开涮,徐老师同样也参与其中。这场景总是让人觉得有趣。
现在我们回到宿舍的卧谈会上,刚开始军训的时候突然有个大新闻,美国的大楼被撞了,那时正好是晚上,我们这边听到消息时,那里是上午。我记得是2001年的事情。当时我还在上大学,所以这段时间线对我来说是比较清晰的。可是对孟老师来说,作为90后的他,应该在大一的时间段就要回忆一下。所以在那时,我们的娱乐生活相对匮乏,甚至连手机和电脑都不普及,我们宿舍里也只有一个同学的电脑,那时还没普及到每个人都有。
那时候我们快毕业了,我才开始真正意识到守身如玉的重要性。很多年过去了,严老敢于说什么,我就不提我自己的事了。你这人设打断了我。我之前跟孟老不在时,和徐老聊到我跟孟老合作的节目里的人设是不近女色的。结果一不小心就违反了。其实我们在节目里还是保持一些原则的。好的,那我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