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09 纵横四海x组织进化论:MBTI不同人格的工作指南

媒体链接

内容要点:

  • 1. MBTI测评应被视为自我认知的工具,而非限制自身的标签,帮助个人更好地认识和运用自己的特长。
  • 2. 在职场中,内向者与外向者的适合不取决于交际能力,而在于是否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能量恢复;内向者同样能够通过训练提高社交能力。
  • 3. T(思考型)与F(情感型)的差别影响职业发展的路径,T适合逻辑分析和目标导向的工作,而F则更关注人际关系和情感因素。
  • 4. J(判断型)与P(感知型)的差异在于对计划的执行方式,J型人倾向于规范和规划,而P型人更具灵活性,团队应当均衡这两种风格以实现高效合作。
  • 5. 在招聘时,MBTI类型可以提供一定参考,但不应作为决定性的依据,面试者应真实表达自我,强调与岗位的契合与独特价值。

如果你剥夺了一个人去认知自己身上不同方面的机会,实际上是给他造成了很大的障碍。我认为这一点可能是很多人对标签化的恐惧源于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所以,面对MBTI测评,最理想的态度是将其视为自我认知的工具,而不是在认识自己之后给自己设限。很多人忽略了在职场中,隐藏或压抑情绪所产生的负面效果,这会让一个人的感知变得麻木。麻木的感知会对人际交往中细微的相互理解、共鸣和建立信任产生不利影响。在涉及I(内向)和E(外向)时,其实并不在于一个人是否具有人际交往的技能或是否适合从事与人打交道的工作,这并不是判断的标准。真正的判断标准是:I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充电,也就是说,人在交往一段时间后是否能有时间来恢复精力。如果有的话,其实这份工作对I而言就是合适的。在面试时,我认为更好的策略是,与其说内向者模仿外向者,不如直接告诉对方我是内向型,但同时强调I所具备的优点,表达真实的自我。提醒对方,这一点是有优势的,这样一来,你的自信会打动对方。

欢迎收听飞叔旗下的组织计划论,这是一档专注于职场话题和企业管理的播客节目。我们邀请有干货、有故事的嘉宾分享对未来工作和管理方式的独到见解,希望在思维的碰撞中激发出新的思考,让我们的工作变得更高效、更愉悦。大家好,欢迎回到我们节目!我又来了,我是咸鱼Melody。这期我们要聊一个在上期提到的小尾巴,其实上期我们稍微涉及了一下。个人来说,我很想谈论这个话题,因为我认为它非常重要,是一个被大众忽视但却非常好用的工具——MBTI在工作中的应用。这是我多年熟悉的工具,基于我的使用经历和对身边人有意识的观察,我认为MBTI确实很好用。现在MBTI主要在社交领域非常火热,成为了一种社交货币。比如我有一位同事,每当有新同事入职,他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的MBTI是什么?”

昨天晚上我见了朋友,他带了两个我完全不认识的朋友。我刚坐下不到一分钟,他们就准确地猜出了我的MBTI类型。咸阳,之前你不是在国外留学工作过吗?接触MBTI的时间比较早,能否分享一下你的经历呢?好的,其实MBTI是我在读MBA时接触到的。我相信读过商学院的人对这个性格测试都比较熟悉,因为它在国外的职场中已经流行了很久。当时在学校,大家都做了一下MBTI,但当时我只是刚刚接触,知道它的存在。到了工作中,我逐渐意识到,原来通过这个理论,我可以判断同事的风格,以及应该如何与他们沟通。

所以其实我很早就接触到了MBTI,但国内对此的讨论并不多。不过,我在读完MBA后结识了很多商学院的校友,大家之间经常用MBTI来交流。这促使我们热烈讨论,每次聚会总会聊起“你是什么类型,我是什么类型,我们为什么这样做”以及“身边的同事是什么类型”,这样一来,我就被引发了强烈的好奇心。经过多年实践,我了解到这个工具非常好用,因此希望能够清晰地向大家介绍它。我也专门研究过相关书籍,对MBTI的理解得以加深,了解到每个字母代表的含义及其背后的理论。在这个过程中,我还收集了大量案例。因此,我非常希望能分享这些经验,因为我觉得MBTI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

正如你所说,MBTI现在成为了一个流行的社交货币,但在职场中的应用,我觉得很多人可能还没有深入思考。今天我们主要探讨一下MBTI在职场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工作。节目的准备阶段,我和习近从不同渠道收集了一些大家关心、普遍存在的工作问题,并总结了一下。我们打算从五个方面进行讨论:第一,MBTI是什么。尽管它目前非常火,但大家对它的理解还是停留在一种游戏的心态,真正了解的人并不多,今天我们首先要解释清楚它的本质。接着,分两个方面,个人成长和对企业的应用价值。关于个人,大家最关心的显然是MBTI如何帮助我们进行职业选择和发展;而在工作中,大家都知道不同人格的同事之间差异巨大,可能经常会发生冲突,因此通过了解MBTI,我们可以如何高效地与同事以及老板沟通。至于企业,有两个方面:一是团队管理者可以参考MBTI来更好地进行团队管理和配合;二是招聘中,可能有听众会发现现在很多HR或面试官会问你的MBTI是什么,这在招聘中是否有必要询问,实际上对招聘又有多大的参考意义。

那我们先从MBTI到底是什么开始聊吧,能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它吗?MBTI通常被称为16型人格,它是一个性格测试。我们需要记住它是由四个字母组成的,而每一个字母其实是由两个字母的组合。比如,第一个字母是E和I,E代表外向(Extrovert),I代表内向(Introvert),这个相对来说大家较易理解。

第二组字母是N和S,N代表直觉(Intuitive),S代表实感(Sensing)。这一点可能会有些难以区分,但我们可以从感觉入手。通常,N型人喜欢抽象的事物,并且对那些尚不存在的东西充满好奇和兴趣,常常会有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N型人对于探讨外星人等话题往往特别感兴趣。我自己就是典型的N型人,非常喜欢外星人、历史以及未曾了解的过去和未来的科幻故事。我对宇宙和大海的兴趣也源于这些空灵而不切实际的东西。

正因为如此,N型人与S型人之间的生活能力上常常存在差异。S型人则更关注实际的、已经发生的事物,他们喜欢生活中那些细致的体验,而“烟火气”正是他们所欣赏的。这使得S型人在日常生活和实际事务中显得更加踏实,许多人一生执着于实际的体验,正如大多数人都过着比较现实的生活一样。

至于金钱,追求财富通常被视为S型的特长,因为金钱是一种非常实感的事务,而这正好符合S型人的特性。接下来是第三组字母T和F,T代表思考者(Thinker),而F代表感受者(Feeler)。在此,我们可稍微解释一下字母的意义。E和I指的是外向与内向,N和S则涉及直觉和实感。至于T和F,T型人倾向于从逻辑和客观的角度分析问题,而F型人则偏向于理解和关注人际关系。

最后一组字母是J和P,J代表判断(Judging),而P代表感知(Perceiving)。J型人通常更擅长规划,并且在决策时显得果断。而P型人可能不喜欢过于严格的计划,判断上也会表现出拖延的特点,因为他们倾向于开放自己的信息收集窗口,希望万事万物的规律自然显现。P型人不愿意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急于作出判断,这使得他们的决策速度较慢。

总体来看,MBTI不仅仅是描述外向和内向,而是更深刻地探讨一个人如何看待和处理这个世界的问题。实际上,外向与内向对职场的影响相对有限,而后面三组字母则更能反映一个人在工作中的态度和方法。T与F的区别并不在于逻辑能力的差异,而在于看待问题的基准不同。

对于T来说,逻辑推理的起点是“给定事实,下一步逻辑是什么?”而对于F而言,则是“给定人,下一步逻辑是什么?”因此,两者都是从逻辑出发,但推理的目标不同,这就是G与F之间的区别。

当然,另一件我发现的普遍性疑问是:“MBTI测试是否准确?”很多人反映自己测试了几次,结果经常变化,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个问题非常有趣。其实,MBTI的创始人在他的书籍《天生不同》中明确提到,MBTI是一种天生的性格,类似于左撇子与右撇子的区别。我个人多年的观察认为,MBTI确实在某种程度上是与生俱来的,但并非完全不受后天影响。这里有一个对MBTI理解非常重要的概念:所有的字母组合都代表技能。也就是说,测试时测得的是你天生哪种技能更强,就像你天生哪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