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G PAO CANADA // MING PAO TORONTO
最近我们发现,大家对“东北瑜姐”的那一集讨论非常热烈,虽然我们录了一半,但因为各种原因没有继续。不过,今天我们得聊聊另一集,因为很多朋友已经在催我们上线“小红书起号3”了。我们现在就开始录这期节目,这次依然是由我们三位组合呈现:大象、不二,以及我们的博尔。今天的重点还是大象,最近我们也收到了不少小伙伴的留言,所以我们要对大家提到的一些问题做出回应。这其实也是“小红书起号”系列中很重要的一环。
大象,你还记得留言的内容吗?可以先分享一下吧。我现在想请博尔说说他听完这两集“小红书起号”后的感受。博尔,也参与了这一系列的讨论,听完之后你有什么想法吗?我觉得这次讨论中提到的“真言”非常精彩,也非常有启发性。就我个人而言,听完这两集后,脑海中一直在思考我们的内容创作到底要如何切入。因为在录制过程中,我得到了解答,许多困惑逐渐清晰起来。自己有很多兴趣,不知道是否要多面出击,但最终发现其实不必如此,专注于某一主题深耕反而更有效。
当我们讨论睡眠时,不只是说表面,要深入到自己的真实体验中,确保内容的连贯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观众也会形成对你内容的认知,这样才能保持他们的关注而不感到困惑。我认为,重要的不仅在于内容的专业性,还有能否建立频繁而固定的节目输出,提高观众的参与感。这样,潜在的某一期便有机会突破,可能就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流量。
讲到这,我最近的感受也很明显。如今直播、小红书、抖音等平台对新手十分友好。起初我对市场营销一无所知,然而这些平台却让我觉得充满机会。虽然入行不易,但它们的门槛相对较低。我意识到,无论是写文案还是拍视频,只要跟着自己的感觉去做,反而会更容易创造出让人惊艳的内容。很多新手在没有过多固定理念的情况下,能够更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这让我感受到这些平台的魅力。
与此同时,我也发现,尽管对个体创作者十分友好,但原有团队的分工模式并不一定适用。传统的工作流程在这里面临挑战,需要每个人从头到尾全方位参与。虽然这个过程艰难,但也是自我成长的过程。对于互联网思维的探索,确实跟我们过去在传统行业中所经历的截然不同。在互联网时代,用户思维尤为重要,真正能吸引用户的,往往是能够迅速反应市场信息和用户反馈的内容。我们可以通过实时的市场调研,以便利用这些知识来提高我们的成功率。
关于我的专业内容,我会提示一下时间。我们今天录制的时间是2024年10月份。这些知识或许在未来最多也只能保持半年,因为算法和方式有可能会出现显著变化。我注意到之前有很多人留言或私信给我,询问关于网络理论知识的信息。大家觉得,有时候听了很多理论知识后,能否在播客中直接获得一些实用的选题呢?因为现在大家爱听播客,正是因为播客能够接触到真实的人,真实的人可以讲出真话。
既然你在这个行业工作,能否直接给我一些选题?就在我现在听完你的播客后,立刻就可以拍摄的内容。我已经准备了一些与大盘数据相关的热门话题,尽管这些话题现在是十月份的,现在不说,等十一月、十二月的时候拍摄都是可以的,但过了十二月份,情况可能就会完全不同。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逻辑是要根据用户当前的需求来输出内容,而不是我手上有什么就输出什么。
那么,如何才能知道用户需要什么呢?这确实是个好问题。一般情况下,建议跟随热点,追踪大盘数据。在小红书上查看实时数据,尽管小红书的样本量不如抖音多,但仍然可以获取一定的信息。如果小红书的数据不够全面,那么就去关注更全面的巨量数据,但对于一般人来说,分析这些数据可能有点困难。因此,我个人推荐一个工具,尽管我们在谈论小红书,还是建议使用抖音的热点宝。这是一款操作简单的小程序,可以直接用其中的话题在小红书上创作内容。
在这个热点宝中,可以看到实时的热门话题。不过要注意,关于新闻事件的内容是不可以使用的,例如国际相关的政治局势或未证实的明星八卦都不适合作为日常内容的热点讨论。这些话题容易引发争议,特别是涉及带货的内容。除了这些,热词、流行语等都是非常便于利用的,注意这些词也会触发算法和机制,让你更接近流量。
在此基础上,建议大家不要只看表面的标题。例如当前的热点,你需要深入分析,不要只停留在几个字上。点击进入热点后,可以看到这个话题在抖音的数据结构、用户画像等信息,这对于我们来说十分重要。因为每个人会创建不同的账号,找到目标用户十分关键。如果能够精确判断目标用户的特征,并围绕相关话题进行创作,就能有效提升关注度。
除此之外,互联网思维和用户思维非常重要。我们应该关注用户的需要,而不是单纯关注自己掌握的信息。了解用户需要什么,就要依赖大盘数据,这与投资的研究方法是相似的。在投资领域,需要大量观察数据,并从中分析出逻辑。这让我想到了与博尔的频道关联。我们在投资项目时,观察到一些热点,前几年可能关注某些领域,而最近则开始转向AI等新兴领域。
资本的趋势确实会引导媒体的发展趋势,而媒体的动态也会反过来影响资本的流向。想请教一下,从资本的角度来看,你们是如何洞察这些趋势的?王二表示,这与产业及科技密切相关。科技在哪里,资本往往就会移动到哪里。例如,传统行业如房地产,前些年会投一些房地产上市公司,因为你可以预判到国家的政策走向。
对于房地产行业的分析,要把产业的上下游连接起来。比如,在盖房子时,你会注意到对钢铁等大需求的分析,了解这些市场动向、用户需求的变化,才能把握住投资的机会。
混凝土是一个需求巨大的产业,可以延伸到家具和装修等细分领域。它像房地产一样,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如果你能判断未来5到10年该产业会经历爆发式增长,那么就可以切入其中的某几个领域。因为不可能涉及到所有领域。比如在抖音上,你们当前的经营模式也是不可能全面铺开的。同样,第二个重点是看哪个领域与现有资源相契合。比如你的团队过去在某个方面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和良好的资源积累。如果你的投资团队主要集中在医药领域,明天就转向新能源汽车,那是不切实际的。近年来,很多投资者趋向于新能源,但从核心角度而言,你的专业积累无法与那些专注于新能源领域的人相比。这些人在行业了解、厂商沟通等方面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即使看似什么都可以投资,实际上每个人最多能关注三到五个细分领域,能做到的已经相当了不起。很多投资人专注于一个领域,因而能在行业内获得更多认可,甚至吸引更多资源。比如,观察小红书,它也是未来的一个趋势。从银发经济的角度来看,未来老龄化问题显然会形成一个庞大的市场。人们会开始关注老年人的消费需求和生活方式,这不仅是一个行业,还有很多细分市场,例如服装、餐饮、健康、旅游等,都是非常值得关注的。
当涉及到个人或企业时,比如我个人研究老年人着装时,可以专注于对60岁老年人的日常穿搭进行分析。这不仅容易形成个人的品牌形象,也能围绕这类目标群体创作相关内容。对公司而言,同样可以围绕银发经济中老年人的兴趣和需求进行深入分析和产品设计。这种分析方式对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你们提到的抖音大盘的发展,实际上也反映了整个经济形势与科技进步的动态关系。互联网思维要求我们从整体的视野去观察市场,单一行业已经无法满足竞争的需要。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人意识到必须关注大盘形势,多角度思考发展策略。
那么回到小红书的话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