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78丨 为什么出生的时间能决定命运?

媒体链接

内容要点:

  • 1. 时间与命运预测之间有密切关系,许多传统算命方法依赖于时间因素,如出生时刻等。
  • 2. 爱因斯坦认为时间是主观的幻觉,非绝对概念,这与我们对时间流逝的感受有关。
  • 3. 时间被定义为物体变化的尺度,实际上是对物质运动的参照,而人的衰老则是物质变化的结果。
  • 4. 高维时空理论认为,过去、现在和未来不是独立的实体,而是整体存在于时间的维度中。
  • 5. 通过八字命理等技艺,个人可以挖掘和解读时间中的信息,预测命运不是创造,而是搬运信息的过程。

大家好,欢迎来到我们的范旋旋网海频道。今天我们将浅谈一些关于时间与命运之间的关系。此时此刻,北京正在下着滂沱大雨,外边的天气宛如世界末日。因此,这期节目也应运而生,成为了一个特别的节目。特别之处不仅在于内容,还在于外面的天气状况。大家可能会听到雷声等自然音效,这并不是我们施法造成的,而是外界环境的真实写照。

回到正题,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了一个现象。像我们刚才提到的主题,市面上主流的算命方式或预测方法中,很多都需要通过时间来定局。时间不仅可以是你的出生时间,比如八字、农历的年、月、日、时,还包括一些占卜方式,它们的结果也都与出生时间密切相关。甚至有些技术,如铁板神术,需要更详细地划分出生时刻来进行分析。

而这不仅仅是出生时的时间,还可能是在预测时当下的时间,比如一些奇门遁甲就运用当前的时辰作为预测依据。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为何这些预测方法与时间有如此强的关联呢?我们将探讨四维的时间概念与三维现实之间的关系。接下来的节目中,我们将讨论时间与爱因斯坦相对论,以及金刚经中“三心不可得”的哲学思想,如何与命运预测相互联系。虽然这样的探讨可能显得不够严谨,但我们希望能够带给大家一些启发性思考。

在此,我也想插播一个小提示。我们八字命理中级班的优惠将在今天(6月12号)结束,过后就不再有赠送大衣的活动。因此,如果您有意报名的朋友,今天可要抓紧时间了。此外,在爱因斯坦的信件中,他提到时间的性质给我们带来了重要启示。爱因斯坦认为,时间并非绝对的概念,而是一种由观察者状态引发的主观幻觉。这是相对论中关于时间的一个核心观点。对于我这样的非物理专业人士来说,深入讨论可能会超出我的知识范围,但推荐大家阅读卡洛·罗威利的《七堂极简物理课》,这本书能够让读者入门科学。

细想时间的流逝,我们的感受似乎也验证了爱因斯坦的观点。它可以被视为一种主观的自我感受,而非物质的客观存在。乍一听,这似乎与我们日常的算命方式相悖:如果世界上真的没有时间,那如何通过时间推理来预测未来,甚至决策人生的走向呢?这实则没有错误,人类从最早感知时间的存在时,就将其视作一种度量的标准。这意味着,时间成为了衡量物体运动和变化的工具。

比如,地球自转一圈的时间我们称之为一天,木星则每十二年完成一次公转,这便成为了我们日常时间的标尺。可以说,时间本身是物体变化的一种参数,而每个人出生的那一刻,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实际上是一个特定的坐标点。

对呀,再举个例子,比如我认为自己一天天在衰老。那么,你有没有想过衰老的本质是什么?它并不是时间的流逝,因为时间只是一种感觉。真正的衰老是这样的:我感受到自己的皮肤由充满胶原蛋白变成了沟壑纵横的老脸;我从一头秀发的少年变成了发际线日渐后移的中年人,头发越来越稀疏;我的身体能量也在逐渐减少,肌肉也在变化。比如说,当我30多岁快40岁时,有一天我照镜子,看到现在的自己,再翻开手机,看一下十几岁时的照片,大多数人都会感叹:“时光飞逝,如白驹过隙。”细想一下,此时此刻你感叹的本质是时间的飞逝吗?不是的。你所感叹的其实是自己在物质上、身体上的变化。正是因为这种物质的变化,才有了时间的流动与变动。

现在我们做一个假设,假设你周围的一切物质都是静止的,植物不再生长,水不再流动,你的肌肉和胶原蛋白也不再衰老。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很难感知到时间的存在,时间显得不再重要。更何况我们的成语,里面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我们刚提到的“白驹过隙”,通常用来形容时间过得飞快。再深入想想,这个成语是如何描述时间飞逝的呢?它的本质在于一匹马的快速奔跑,正是这种运动变化才带来了对时间的感知。我们的成语通过物质的运动来解释时间,体现了其中的深刻智慧。

然而,想要知道时间是否能预测未来、命运,进一步了解其本质,还需要更深的探索。大家听到了吗?这声音多么巨大。在这方面,我们需要再深入一层,才能理解为什么时间可以作为预测命运的工具。回到刚才提到的,时间只是一种度量运动变化的尺度,是一种感觉,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进一步追问“为什么”。我们之前提到过,凡事问三遍才能真正理解。我们为何仅能用运动变化来定义世界?这种可能性在于人类是三维生物,而时间这个维度是四维的。作为低维度的生物,我们无法直接感知或描述高维度的事物,就像在电影《星际穿越》中出现的场景那样。

我们作为低维度生物,自然无法直接理解高维度的东西。时间作为高维度的存在,需要一个参考坐标物来描绘。因此,我们才会用物质的运动变化来作为时间流逝的参考系。就像现在外边刮着大风,风是看不见的。如果我们关在一个封闭的屋子里,是感受不到风的。你该如何形容这股风呢?只有看到雨被风吹散,才能意识到风的存在。时间的感知同样如此。如果我们突然升维成为四维生物,回头再看时间,便会发现时间此时此刻变成了流动的空间,所有的信息都同时呈现,共享在一个四维的空间里。从宇宙的诞生到终结,都在这个空间里,超越了线性的时间限制。

这就像将一个人的人生从开始到结束切割成一条线,或者斩成一部电影。这也是一个极好的例子。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是三维生物,那么去看二维生物的生活就会有一种降维打击的感觉。比如,小的时候,我们玩过一种小游戏:在一本纸上每一页都画一个小人,摆出不同的动作,然后快速翻动,那小人便像动画片一样动了起来。那本子上的小人是二维的,而我们是三维的。当你翻动这本子,小人便仿佛变得有了生命,像动画片一样开始活动起来。此时,这本子就成了小人的一生,翻动的每一页代表他人生中的某一个时刻。每一张纸都是一个定格的时间。

这也正是我之前所提到的,时间是流动的空间的概念。就像这张纸代表了小人一生中每一时刻的集合。如果这个本子有一百页,每一页代表一年,那么这个小人就能活到一百岁。在我们的眼中,这小人一生的每时每刻其实都是凝固的空间。这就是时间的本质,流动的空间里的每一瞬间,我们作为三维生物,能够将这些时刻平摊在桌面上,所有的事情、每一年都能够同时呈现出来,无需以线性的方式去观看一切。

所以,作为三维生命体的人,如果从四维生物的角度来看同理,你现在的三维生命体的一生,包括此时此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以及上一秒和下一秒,这些其实都是同时存在于我们面前的。换句话说,当我们看到这个“八字”时,实际上就能推测出每一刻,每一秒,大概会呈现出什么样的一页纸的一些信息。因此,时间这个维度本身是高维度的,它包罗万象,从过去到现在,涵盖了所有三维信息,这就是我们的信息。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分析、推理,以及三维人能够理解的参考坐标,去解读时间。通过这种解读,我们能够理解时间维度中的种种信息,甚至预测一个人一生中的事物发展。

所以我们说,大部分的预测数据,都是以时间作为锚点来解读的。因为在时间里,包含着思维信息,这些信息就像一堆非线性的信息摊在桌面上一样。其实,在这里,如果大家对时间内包含信息的整体呈现感兴趣,可以参考一本日本的科幻小说《醉步男》。小说中提到,高维世界的运转并不依赖因果律,也不依赖时间的连续性。对于三维生物的人类来说,高维世界充满了复杂与不确定,这种复杂让人感到难以想象。

为了避免人类的大脑因理解高维度世界而崩溃,一种防御机制便进化而生。这种机制让人类理解因果律和时间的连续性。一旦这种理解被打破或改变,人们就可以脱离三维世界,感受更高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