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5E1 鲁豫对话詹青云 | 相信日复一日的努力,是金斯伯格教会我的事

媒体链接

内容要点:

  • 1. 本季的《Giada 言中花束》将通过与嘉宾一起分享书籍、艺术作品和故事,创造一个文艺会客厅的氛围,促进交流与灵感碰撞。
  • 2. 作为年轻律师的詹清云将成为第一期的嘉宾,她的经历及对西德尼·谢尔顿作品的回忆强调了艺术在塑造女性职业角色中的重要性。
  • 3. 对于女性的成长和觉醒,金斯伯格的故事提供了激励,展示了在面对困难与偏见时,坚持信念的重要性。
  • 4. 芭芭拉·华特斯等杰出女性的经历反映了女性在职场抵抗不平等的坚韧,金斯伯格也将自己视为众多女性的代表而非个体。
  • 5. 对于当下职场的压力与资源不对称现象,参与法律援助项目的经历让讲述者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理想与内心信念的冲突。

我们谈论艺术,借由对话走近自己;我们也谈论女性,让她们的声音和光芒穿越媒介,抵达心灵。欢迎收听《Giada 言中花束》。我最近跟阿鹏说起了一个案子,阿鹏说:“我觉得很有意义啊,这不是去探索未来职场的一种新责任吗?”随后,我们就沉默了两分钟。他说:“你们代表的是公司。”那一刻真的击中了我。我想说,我们永远代表的是公司。那么,你的广东话怎么样呢?“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不错不错,我猜可能不是剑桥就是牛津。哎呀,别再说了,真被我说中了,等会要是没有声音的话就有点尴尬。没关系,不行的话新加坡国立大学阿鹏的母校也还凑合。你这么说,阿鹏会不会不高兴?

嗨,大家好!我是陈鲁豫,《言中花束》又和大家见面了。此刻我的心情,包括期待、忐忑和开心。在我们没有见面的这段时间里,不知道大家的生活中发生了些什么。我其实特别希望我们的日子能如往常一样平静,但又希望再见面时,我们可以相互分享一些故事。小的时候,若隔一段时间再见到同学,最大的变化就是发现对方又长高了、又长胖了。现在,经过一段时间大家重新聚在一起,或许能发现彼此的变化更多在于眼神。我相信我们的眼神中应该多了更多的坚定与自信。

本季的《言中花束》会有一些改变,我们希望这里像是一场文艺的会客厅。每位嘉宾都会带来一本书、一幅画,或者他们喜欢的电影、电视剧。我们将一起聊天、一起阅读、一起观影。这个过程中,彼此将有交流与碰撞。同时,我们也会在作品的故事和人物的故事中,回到各自的人生态度与经历。第一期的《言中花束》邀请到的嘉宾是年轻律师詹清云。首先,我想请庆云跟大家打个招呼。“哈喽,大家好!非常高兴能见到我的童年偶像,也很高兴在这里和大家聊聊我喜欢的书。”如果我现在用英文来介绍张庆云的话,我就会想,他应该是lawyer、attorney、barrister还是solicitor?这些词对我来说都超出了我的认知范围。

庆云,如果是我工作的邮件标题的话,我还只是一个associate。关于这些词汇,我还是在学生时代看美剧和英剧时学到的,那些律政系列剧中总是能听到这些词,比如paralegal。我的印象中,这些角色通常是年轻漂亮的女性。在剧中,这类职场生活充满了美好的幻想,符合你当年的想象吗?我今天本来想推荐一本书,是我小时候看的一本悬疑小说,名叫《天使的愤怒》。那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女律师的奋斗史。如果以那本书为标杆的话,我今天的生活与书中情节可谓截然不同,毫无相似之处。当庆云提到《天使的愤怒》时,我心里已经在大叫,并且鼓了掌。

因为西德尼·谢尔顿是我从高中读到大学时,读得最多的作家。我曾经买过他的全部书,其中包括刚才提到的《天使的愤怒》(Rage of Angels),我还看过当年改编自他作品的美剧。我觉得这些剧非常好看,而他的书则让我对律师的生活产生了错误的印象,因为那些故事太吸引人了。我回忆了一下,因为作品年代久远,我想起来了,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年轻的女孩如何在律所中一步步升到高位。这个女孩一开始是在检察官办公室工作,前途光明。然而,她却在第一天犯了一个严重错误,被黑手党利用了她的善良,最终被检察官开除。她不得不自主创业,成立自己的律所,并在法庭上展现出惊人的能力,为自己赢得声誉。

但与此同时,她也陷入了一场堕落,与一位参议员发生了婚外情。参议员承诺会与妻子离婚,和她在一起,但参议员的妻子却怀孕了。最后,她的儿子被坏人威胁,她不得不求助于黑手党,以致最终成为黑手党的代言律师。在经历了一系列曲折后,她最终在最后一刻觉醒,再次开始了新的生活。这让我回忆起当初看的那部美剧,似乎她被黑手党威胁是因为无意间犯了错误,送出了一封含有关键信息的信,影响了原本要替控方作证的污点证人。剧中女主角非常漂亮,名叫Jacqueline Smith,她曾经参演过美剧版的《查理天使》。我一直在想,当年这个角色最吸引我的哪些部分?她不仅依靠才华,也用同理心改变他人的命运。举个例子,她曾帮一位被公交车撞的女孩打官司,而公交车公司是一家大企业,聘请了最好的律师,导致女孩输掉了官司,未能获得赔偿。最后,女主角开始与公交公司斗智斗勇,展开了一场法律的较量。

比如说,对方的公交公司的律师非常聪明,一直采用拖延战术,拖到你的诉讼时效过了,并当即得意地告诉你,现在再起诉也没有地方可诉。然而,詹妮芙却很聪明。在我小时候看来,她非常聪明,她利用了时差的问题。她发现,纽约的时间已经过去,而夏威夷的时间还没过去,于是提起了诉讼。她没有采用传统的表现方式,而是拍了一段高卫杰女儿的生活影像,这让对方措手不及。这个陪审团被深深打动,不仅判给女孩赔偿金,甚至超出了最初的要求。我似乎有点模糊的记忆,这是美国许多畅销书和律政题材的美剧惯常使用的伎俩,过度夸大个人在特别不经意的关键时刻,哪怕只是一句话或一个举动,能够瞬间扭转颓势。于是,我们在小时候会过度地相信生活中会发生奇迹,但当你真的进入职场和社会后,却会发现奇迹似乎总是遥不可及。

不过,我依然认为,在成长过程中,这些看似可笑的文学或文艺作品的推动作用不容忽视。它们总是在始料未及的瞬间推动你走上正确的道路。我非常感激这本书,直到最后,我在申请哈佛法学院的个人陈述中引用了这本书。我引用了最后一个画面,詹妮芙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但她最终做出了正确选择,没有被剥夺律师资格,茫然走出家门,继续寻找那看不见摸不着的正义。生活中的艺术作品激励我们,像接力一样,将希望传递给下一个人。随着我们成熟,可能会发现“天使的愤怒”已不足以支撑我们。然而,恰在此时,我们会遇到下一个人物、下一个故事或下一个作品,天使的愤怒之后是什么呢?

对我来说,我今天想推荐的书是大法官金斯伯格的传记《异见时刻:臭名昭著的金斯伯格》(Notorious RBG)。我在看这本书之前,观看过Netflix拍摄的关于她的纪录片。最近,我又重新看了一遍,依然热泪盈眶。书中对我的触动或许没有她对你产生的影响那么强烈,因为金斯伯格对世界各地女性的鼓舞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对司法界的女孩们而言,她的影响力无与伦比。我非常想知道,你第一次知道她是什么时候?是上法学院后吗?对的,当我进入哈佛后,我们开始学习法律,整天阅读她和其他审判法官的判决。

我低估了哈佛法学院的难度。金斯伯格似乎读得很轻松,第一年还养着一岁多的女儿,第二年照顾患癌症的丈夫,第三年则要与哈佛斗智斗勇,最终转学到了哥伦比亚大学。而我在法学院时,别说照顾孩子和丈夫了,就连照顾自己都感到很勉强。对此,我深有同感。想照顾孩子、家庭的想法更是难以企及。如果多养一只猫或多养一盆花,我都会觉得力不从心。而在看金斯伯格的书和纪录片时,我心想,她还养着两个孩子呢!我才意识到她所处那个年代的女性,特别是许多美国女性,似乎拥有一种共性:她们将所有的艰辛隐藏起来,仿佛这是对那个时代女性的一种审美要求。所有的努力,她们尽可能让外人看不到,努力让自己看起来毫不费力。

他们有时用天鹅来形容某类女性:在水波之下,你看不到她们的双脚在不停地蹬动,所有的努力都在水面之下,平静水面之上只留下优雅的天鹅。我一直想,她一定是以某种方式在使劲,只是我们看不到而已。否则,我真的无法理解。书中提到,金斯伯格从那时起就养成了每天只睡两个小时的习惯,周末再稍微补觉就能恢复过来。因此,成功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