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什么都懂,却还那么天真。哈喽,大家好,我是杨天真,欢迎来到我的播客《天真不天真》。今天我们聊的话题是“毕业两年收入八位数”,探讨一个女孩如何正确赚钱。此刻,我正在北大博雅酒店的一个双床房里,和我的好朋友张子涵在一起。昨天,我们刚刚从日本旅行回来。我们选择错峰旅行,因为她五一要在北大上课。
今天的话题是关于赚钱的。张子涵是AAAD品牌的主理人,去年接受了全熙熙的一个专访,她的采访成为了全网的爆款,因此她也成为了全网著名的“搞钱女孩”。子涵是我认识的女生中,既会赚钱又会生活的人,所以今天请她来就是想和大家聊一聊,一个女生在年轻时如何能够赚到很多钱,以及其中的一些共性问题,给大家做个参考。你觉得自己是一个花钱很大方的人吗?去掉“大胆”的那部分,那你认为自己对赚钱有很强的动力吗?我觉得是的,但一开始我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赚钱动力是强的,这中间有一个成长的过程。
第一次赚到大钱的那一年,我其实没有具体去统计过到底赚了多少钱,那是哪一年呢?14年,那一年我赚到的总数大约在八位数以上。也就是说,你大学毕业两年就已经赚到了八位数,确实很惊人。相比之下,我是过了很多年,创业后的一段时间才有这样的数字。你这么说让我意识到,从来没有人以毕业两年这个时间维度来定义过这件事情。14年年底时,当我意识到自己赚了这么多钱时,认知上的变化其实并不大。相较而言,认知变化最大的反而是我在2012年刚毕业的那一年,当时我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笔20万元。
那年,我把这笔钱还给了妈妈,因为她帮我买了一辆车。我们在买车的过程中发生了争执,她希望我买一辆实用的大众高尔夫,而我想买Smart,这是一款只有两座的小车,我真的很喜欢。最后,我还是赢了,妈妈给我买了这辆车。然而,这件事之后,我回家时她经常唠叨我。比如有时她让我拿东西,她就会说:“你看,这你怎么能买这么小的车?”在我把钱还给她的那一刻,有种潜意识告诉我,我已经长大、独立了。
这段经历跟我有点相似。买第一辆车时也是我妈帮我买的。她从我们家到公司坐车花了两个半小时,她觉得我上下班很辛苦,主动给了我十万元买车。我当时很震惊,觉得这是一笔很大的钱,而那时我的月薪才4000元。我也觉得受之有愧,知道他们赚钱不容易。然后我妈跟我说:“这十万块钱现在给你可以改善生活,放在我们那里只是存着,过几年你也看不上了。”她的话给了我很大的鼓励,我确实觉得,以后我还差这十万块钱吗?不如趁现在改善自己的生活。她其实是想帮我找个台阶下,因为她知道我心里介意这些事情,所以我心安理得地买了一辆雨燕。
大概两年之后,我送给她一辆车,妈妈很有眼光,选择了一辆Mini Cooper。这款车虽然不实用,但外观看起来很可爱,我也非常喜欢。其实在你早期的工作和创业过程中,赚钱并不是目标,对吧?赚钱只是一个结果。回忆起来,那时候我脑子里想的事情并不是每天想着如何能赚多少钱。我当时有点像是在做B2B的生意,所有的客户都很大。我每天都在想着要解决他们的需求,不能辜负他们的信任,得为他们创造价值,保持长期合作的关系。
那个时候,你是开一个档口对吧?服装档口,顾客来你这进货,然后他们自己再去卖,而你则从厂家进货。其实这个档口简单来说就像是一个买手店,提供一些在杭州的网红大V从你这里挑选的好品,再以加价的方式去拍摄和销售。最开始赚到的小钱确实是你说的那个模式,但真正开始赚大钱的时候,是我开始提供了一些独特的价值。杭州四季青的档口非常多,每个人都能说自己做这种模式,就是从别的地方批发,再转手赚取差价。真正让我开始与一些网红建立深度合作,实现长期合作的契机,是通过一个客户的需求开始的。
那位客户走进店里,看到一条裙子,觉得不错,但不够完美。她希望定做一条别人没有的独家裙子。当时我不在店里,她询问营业员能否联系到我。营业员将她的微信推给了我。她的头像一眼看去就是个非常漂亮的小姑娘,而她的声音又软软的,让我很喜欢。虽然当时我不确定能否满足她的需求,但我决定努力一试。我答应她:“给我一个礼拜时间。”经过一番努力,我们找到了固定合作的工厂,我第一次去跟那个工厂提出设计需求,描述我们想要的修改方案,甚至还是用歪歪扭扭的草图与版师沟通。结果,一个礼拜后,版师如愿将那个衣服设计了出来。从那一刻起,我才真正开始赚大钱,那条裙子上架后,由于它的独特性,竟在一分钟内就售出了四千件。
那我总结一下,你的小钱是时代的钱,大家都在赚钱,你只是做了这件事情,所以你也赚到了这个钱。大学毕业时,有人选择去工作,可能一个月几千块到一万块的工资,而你选择去四季青开了一个档口。这个档口让你在这个模式下赚到了钱,但你赚大钱的秘诀在于你所具备的特殊不可取代性。当大家都在做批料或中介式服务时,你却提供了定制化服务,可以这样理解。因此,之前希西在访谈中提到过赚钱的两个核心因素:认知差和价值交换。
认知差的核心在于信息差,即你知道别人不知道的事情,以及对某件事的理解和分析,而其他人可能只是信息的搬运工。价值交换可以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比如你提供独家定制的服务,这样你就可以通过这些独家产品与网红们进行交换,借此获得他们的流量。这不仅是价值交换,更是价值共创,通过你们各自的价值,把一个单一的事情转化为一个合力,从而在整个行业中形成竞争优势。合作往往需要不同认知的人一起参与,因为不同能力的叠加会让团队或产品具备真正的优势。
当你跟第一个客户完成了4000单的交易后,会有人因为这个“showcase”而来找你吗?有的,从这个showcase开始,客户数量不断增加。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会创建新的showcase,因此客户体量在一年内翻了很多倍。在一个行业中,要打响名声,展示成功案例至关重要。就像我开经纪公司一样,过去的经历给我背书,但创业时必须有成功案例。这些案例可能是不同阶段,或不同类型艺人的事业进阶。假如你能做到多次复制并创造出不同赛道的成功案例,你就会成为一个强势的公司或个人,这样你的优势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从20万到1000万,你只花了一年的时间。现在你有没有这样的感受?因为信息变得极其扁平化,所有人都有机会获得信息,想要再获取信息差或认知差变得难了,因此现在赚钱变得更加困难。我的感受非常强烈,10年前甚至15年前,如果你稍微懂得多一点,你就能够领先很多。然而现在,当你掌握了信息,别人复制的速度却非常快。在当下信息差越来越薄弱的情况下,如果还想赚钱,应该依靠什么呢?回归到自己身上。比如说你今天经营的AAD品牌,你能在两三年内迅速崛起,你认为你做的最对的事情是什么?
我的回答是,过去的经验沉淀了我对经营的理解,这其中包括电商的打法、供应链的认知以及对现在网购女性消费者心理的认识。这些都属于经营的范畴。目前,有很多人做小而美的品牌,带着对产品的梦想,他们对细节十分在意。我并不是说这些细节不重要,但要让一个品牌存活下去,最底层的核心还是经营。经营意味着让品牌处于一个有规律的运营状态。我需要知道何时做什么事情,让团队的架构进入稳定的循环状态。即使今天的方案出现了错误,比如衣服的颜色选错了,也没关系,因为团队在运转,试错的成本并不高。
很多人认为AAD之所以能够起来,是因为前期的审美、赛道选择、模特和审美红利等,这些当然不可忽视。我见过许多优秀的设计师品牌,他们的设计师